中医专家忽中乾带你从中医角度了解新冠肺炎


发布时间:2020-02-14 阅读量:3830字号调整:

编者按:2月13日下午,南阳电台新闻广播《天天健康》栏目组,特邀南阳市中医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副组长、南阳医专二附院副书记、副院长忽中乾以空中连线的方式进行播报,从中医的角度解读新冠肺炎。

微信图片_2020021316583312

忽中乾:主任中医师、三级教授南阳市中医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副组长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副书记、副院长;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指导老师;南阳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阳市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南阳市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专业论文30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持“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项目,获南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解郁启阳润经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项目,被列入2014年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并获得资助。

擅长治疗不育、前列腺、性功能障碍、泌尿系等男科疾病,对顽固性头痛、眩晕、糖尿病、特异性咳喘等疑难疾病有独到见解及良好疗效。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仲景苑九诊室。


一、疫情一开始,咱们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取消休假,投入战斗,跟我们说说您在一线的情况



    我作为南阳市中医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主动请战深入一线,并庄重地参加了宣誓仪式,“我志愿加入南阳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专家组,深入一线参与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传承仲景先师遗风,弘扬祖国医学精髓,全力以赴,不计个人得失,为抗击新冠肺炎倾尽全力”。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按照专家组意见,我负责我们本院和桐柏县中医院救治指导工作,我院目前隔离病区还没有启用,只承担发热门诊接诊;桐柏病人相对较多,据2月9日统计,已收住19名病人,其中确诊病人12名,疑似病人3名。2月2日,我和我院另一名专家李书文主任一起到桐柏中心医院会诊,当时隔离病区收住了10名确诊病人,在查看病人的住院资料后,为了更深入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毫不犹豫地穿上防护服深入隔离病区,零距离和病人接触,询问病人症状,查看病人舌象,诊察病人脉搏,用手机拍摄病人相关体征,详细记录病历资料,鼓励病人树立信心,解除心理压力。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带着厚厚的口罩和护目镜,10个病人查下来,也确实感觉很疲倦,寒冷的冬季身上也向外冒汗。尽管防护措施很严格,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隐患,既然从事了医疗这份行业,救死扶伤的天职把一切顾虑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也是医生的担当和责任。医院宣传科制作了“医专二附院中医人的担当”美篇微信转发后,得到了许多点赞。非常欣慰的是经过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了满意的疗效,截止到2月10日,桐柏县已有5人痊愈出院。


二、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此次疫情?


新冠肺炎是现代医学的名称,是一个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疫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黄帝内经讲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吴又可的瘟疫论说“疫者,感天行之疠气也”,“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这就是说这个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无论男女老少,身强身弱,患上病后症状基本一致,是感受到自然界的一种疠气,即传染源,古代说的瘟疫就是这个病。它有几个特点:一是发病快、传播快、传染性强;二是症状相似,病人都会出现发热、咳嗽,一开始是咳嗽兼有一些胃肠道症状,然后迅速进入重症期,出现高热、气喘、呼吸衰竭。三是疾病发生于冬春季节,也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爆发的季节。

这个病不是常见病,更不是一般的外感病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瘟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说明病邪一是疠气,一是秽浊,是温热浊毒。

病位在肺。疫邪从经口鼻吸入,经呼吸道直犯肺脏,出现肺经病变,如本病刚开始发热,随即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这些都是肺经病变。内经讲:“肺病者,咳喘气急”。另外肺与胃、肠关系密切,肺胃经络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内经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因此新冠肺炎在出现发热、咳嗽的同时会出现脘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之症。

中医药的参与,大大提升治愈率。中医的长处,在于治疗和治愈。西医的长处,在于生命支持。国家在第一时间出台中西医协同作战的政策,是利国利民的伟大方针。据报道,河南省对确诊病例的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4.31%,南阳市成立了31人的中医专家组,有国医大师唐祖宣、全国名老中医吴林鹏、南阳医专原校长方家选担任顾问,制定了符合南阳实际和地域特点的中医药预防方案和治疗方案及针灸、艾防方案,专家分组深入到各定点医院进行会诊,南阳市组建的市级医疗队中均安排有一名中医医师,要求对初期及重症患者中医药要全程参与。中医药参与治疗后,降低了死亡率,增加了免疫力,提高了治愈率,阻止了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症的转化率。

中医中药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立下了新功!

重视并正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一些优势,不仅是为了早日能够打赢这场抗疫战,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炎黄子孙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的源泉。


三、谈谈中医历史上如何治疗此类疫病?


中医药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已经传承延续了数千年,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古至今,瘟疫共发生了一百五六十次,每次治疗后都形成了一整套的防治专著理论,著名的有《伤寒论》、《瘟疫论》、《温热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发生的乙型脑炎,近些年来陆续发生的甲流、禽流感、鼠疫等,在治疗时中医药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东汉末年发生大疫,使当时的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医圣张仲景博采众方,勤求古训,救民活国,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不朽的著作,《伤寒论》序:“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了葛根汤、桂枝汤、麻杏苡甘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陷胸汤主之等古往今来世人传颂的名方。《伤寒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瘟疫论》等古代名著都对瘟疫、时疫的发病特征和传遍规律、治疗方法有精辟的论述,产生了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升降散、达源饮、甘露消毒丹等效方。

中医的基本观点是辨证论治,《内经》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体质灵活用药;关于预防,主要是顾护人体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在预防方面,隔离、通风、艾熏等都是有效方法。

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讲了这样的理念,中医药不是抗病毒而是强自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些都是中医治病的理念,不讲杀菌、抗病毒之说。中西医结合不是打擂台而是打配合。是共同对抗疾病,不是彼此对立。新版诊疗方案中,就包括中医注射剂血必净。钟南山院士很早提出要让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


四、从中医视角如何看待“新冠肺炎”和S[**]RS的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与蝙蝠中发现的S[**]RS相关病毒拥有87.1%的相似度,与S[**]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分析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RS冠状病毒。

钟南山表示,根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约为2.7%,且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病死率虽然比普通流感强,但远比S[**]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S[**]RS病死率超过两位数。

从中医角度来说,S[**]RS是热毒为主,“新冠肺炎”则是湿毒为主,二者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均是通过呼吸道传染,传染性较强、流行面积较大,且均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不同之处在于,“新冠肺炎”不像S[**]RS会在短时间内体温上升很快,而“新冠肺炎”存在的消化道症状,也是S[**]RS没有的。“这毕竟还是个新型的病,我们以前都没有见过,但是非典时期的经验这次可以借鉴。

相较于2003年的S[**]RS,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北京的首例痊愈患者,就是主要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2月12日国家卫建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目前,我们正在逐渐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的制度,来促进医疗救治。


五、在不便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中医又如何对患者进行问诊?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疗形式,通过对患者综合评估,进行辨证施治;现在可以通过视频远程会诊,这次“新冠肺炎”由于不能近距离接触患者,很多的是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并在网络上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对有恐慌情绪的用户提供心理的疏导。面对疫情我们要保持理性,过度的恐慌、过度的关注,反而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如身体出现轻度不适或可疑症状,可选择先通过网络平台咨询医生的专业建议,以降低去医院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六、网上流传很多的方子,对于这次疫情有治疗的,有预防的,大家怎么进行甄别,怎么合理使用?比如,清肺排毒汤,预防新型肺炎第一汤剂,等等。


全国各地都非常关注对疫情的防治,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治疗方药,对防治疫情有很大帮助,这些方药以中药为主。既然是中药,就要符合中医的思维和理念。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三因治宜。人的个体化有差异,地域的气候有差异,生活习惯有差异,不能墨守成规,照搬照抄。要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证型不对,适得其反。我参加了南阳市预防和治疗方药制定,方药推出后很受社会欢迎。          

南阳东北西三面环山,南方开口于湖北江汉平原,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替换明显,且2019年底处于暖冬特点,这种“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季节特点,易造成人体精气不藏,元气不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种气候特点和湖北武汉及全国其他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专家总结为“初期未必寒湿”、“早起伴见肺卫”、“中期夹湿夹热”、“重症多虚多瘀”等,因此出台了一套预防和治疗方案。发挥南阳艾草优势,在艾熏、艾灸方面提出了一些适宜的方法;药物预防将人体体制分为寒热,一般口渴喜饮、口干口苦、咽痛、小便黄、大便干的人属于偏热体质;怕冷、手脚凉,大便稀的人多为偏寒体质。出台了茶饮方和煎服药:

茶饮方:

偏热体质,麦冬3、桑叶3、陈皮3、金银花3、黄芪3,益气养阴,解毒化浊;

偏寒湿体质,苍术3、陈皮3、白芷3、白寇仁3、苏叶3,芳香化湿,避秽化浊。

煎服方:

偏热体质,生黄芪15、炒白术10、藿香6、桔梗10、桑叶6、连翘12,水煎600ml,分三次口服,连用6天,儿童剂量酌减;

偏寒湿体质,生黄芪15、苍术10、防风6、陈皮10、苏叶10、白寇仁10,水煎600ml,分三次口服,连用6天,儿童剂量酌减;治疗方案也比较符合南阳发病患者的实际。

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参与治疗,在武汉发病期间,派出几批中医专家深入病人身边掌握一手临床资料,出台治疗方案,其中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推荐“清肺解毒汤”治疗新冠肺炎,通过四省份确诊病例214例使用,总有效率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无加重,3天为一疗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是应用张仲景的经方组合而成的,包括麻杏石甘汤、麻黄射干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治疗思路。但是临床使用时一定因人而宜,辨证施治,不能死搬硬套,有是证用是药。这也是国家局的要求,也是中医人的遵循。

    七、大家怎样更好的进行防护?


除专家、政府要求的“四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等措施外.

还要调畅情志春季为生发之季,在人应肝,应做到心情好、不生气、不紧张、不恐慌,科学对待;

合理作息。夜卧早起,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若不适合户外运动,应作适度室内锻炼。

深练呼吸。鼻吸口吐,慢吸快吐,吸满吐尽。

饮食调养。多食红豆、薏米山药、百合、葱、姜、韭菜、花椒等补脾宣肺之品。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祝愿大家体力充沛、心情舒畅,科学防护,远离病毒;众志成城,克难攻坚,战胜病魔。